随着全球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行业内的重要活动如科隆游戏展(Gamescom)备受关注。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子游戏及互动娱乐盛会之一,每年的这一赛事都吸引着大量厂商与玩家。然而,今年索尼再次宣布将不会参与,这已是其连续第六年缺席,引发了众多讨论。
为何索尼选择不参加?品牌战略调整或是关键
近年来,多个行业巨头对传统线下展会采取越来越谨慎的态度,而*“数字化转型”*和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新形式宣传成为核心策略。对于一家拥有PlayStation这样重磅平台的企业而言,更注重通过自有渠道来建立用户联系显然具有优势。
在过去几年中,可以看到“State of Play”直播活动持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线上全覆盖模式不仅能精准触达目标用户,还避免了线下场地限制及成本带来的压力。例如,通过这一形式发布《战神:诸神黄昏》的先导预告片时,其曝光量远超同期任何其他展示活动。这充分体现出品牌强势控制主动权并驱动口碑效应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不论E3还是Gamescom,由于疫情等原因部分活动已经改为线上开展,但依然难以匹配专属内容所带来的市场冲击力。这也让类似索尼这样的龙头厂商更加坚定不参展的大趋势。
从竞争角度解析 索尼是否需要亲临此类国际大舞台?
不少业内观点表示,如微软、育碧等也在近年来减少相关参与率,因此问题并非单纯针对某一特定公司。而对于像PS5这样处于产品生命周期高峰期的硬件来说,“功能创新+独占作品生态系统”本身足够形成核心亮点抓手,无需借助外部噱头铺垫更多传播价值链条。在具体销量层面上,根据VGChartz公布数据,截至今年春季前其累积售出超过3800万台机器,与直接竞品Xbox Series X较量结果相差亦十分悬殊——无需过分强调营销动作即可稳定维持市场话语权状态!
另一方面,多家媒体普遍认为当前开发者与投资方把注意力更多聚焦亚洲流行文化领域而非欧美区域;加速优化沉浸式虚拟体验便捷工具应用同样增强自身技术实力尤物创新环境使协同定位更贴近末端输出媒介资源共享联动体系扩张动态规则局限优解模拟综合比拼评估布局…
总主题反思塑造可视性